沈阳市科学技术协会

您当前的位置 >> 首页 > 决策咨询 > 科技工作者建议

吴澄:关于推进沈阳市“两化融合”的政策建议

发布时间:2022-08-18 信息来源:

关于推进沈阳市“两化融合”的政策建议


      吴澄,1940年生,中国工程院院士。


      一是设立沈阳市“两化融合”办公室。政府对“两化融合”的领导和指导是保证“两化融合”能够真正落实到工业实践中的根本保证。建议设立 沈阳市“两化融合”办公室,使政府对“两化融合”工作的领导从制度、组织、人员、经费上得到保证,避免“两化融合”工作和业务部门工作脱节的“两张皮”的问题。

      二是设立沈阳市“两化融合”科技专项。在目前下发的《沈阳市2012年国家新型工业化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工作要点》中,共设立了22个工作要点,具体工作内容较充分考虑了信息化及其技术在沈阳各行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但目前存在着参与的单位局限性大,对国内从事信息技术应用的优势研究单位参与合作研究封闭等问题,建议进一步提高工作的开放性,让国内具有信息技术开发应用的优势单位能够更多的参与到沈阳市的信息化工作中来,提高沈阳市“两化融合”水平。

      三是重点推动装备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的互动发展。充分利用沈阳市作为国家老工业基地的优势基础,加快推进沈鼓集团、三一重工、北方重工集团等核心骨干企业“两化融合”进程。结合区域特色产业,有选择地在铁西区、东陵区(浑南新区)、大东区、沈北新区、于洪区进行市级“两化融合”试点工作。鼓励装备制造业发展服务外包,进一步建立和改善服务业发展环境,推进国家现代服务业综合试点工作。

      四是加强国产工业软件的研发。工业软件是企业信息化的基础,是工业核心竞争力的体现,也是实现“两化深度融合”的标志。目前,沈阳市重大工程、重大装备、大型企业的核心工业软件(设计、工程、管理、集成等)大多依赖国外进口,这对经济信息安全存在很大的隐患。发展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工业软件对于企业的自主创新和民族品牌的发展提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是软件产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也是工业发展的重要支撑力量。

      五是加强 “两化融合”能力建设的支持。推进“两化融合”需要建立一批高水平的能力中心,从理论方法研究、关键技术攻关、软件硬件工具研发、工业测试和实践基地建设、人才培养等各个方面为“两化融合”战略实现提供有力的支持。建议设立 沈阳市“两化融合”创新平台、工业信息化工程实验室、工业信息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专业化重点实验室,从经费和机制上保证所设立的平台、中心、实验室的运作,并制定相应的政策鼓励它们与工业企业和信息产业研发单位实现产学研用的结合。

      六是真正落实技术引进机制提升创新能力。作为老工业基地,沈阳过去引进了大量的装备和技术,但是在“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方面做的不够。要解决这个问题,必须要有一种新的技术引进机制,做到引进时消化、吸收、再创新的组织落实、骨干科技人员落实、支持经费落实,同时要对技术引进机制的落实,建立有效的监督机制和评价流程。通过推进“两化融合”进程,在产品设计制造过程中充分应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同时在产品本身(特别是大型复杂制造装备)中充分融入先进的信息技术,大力推广嵌入式系统,提高装备的自动化、智能化、网络化水平。

      七是强化对中小企业“两化融合”的支持。强化对传统产业,特别是中小企业“两化融合”的支持,对于提升经济发展水平,促进就业,实现节能减排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传统产业,特别是中小企业在经济结构中依然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解决就业问题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是我国面临的重大社会问题,传统产业特别是中小企业是缓解就业压力和保持社会稳定的重要基础力量。但是,由于中小企业资金有限,在信息化方面的投资相对较少,仅依靠企业自身的力量去解决信息化水平低的问题在短期内还不可能实现。建议加大对中小企业在信息化方面的支持力度,设立专门的项目、资金和政策支持传统产业的“两化融合”进程。

       八是充分发挥“两化融合”中不同主体的作用。“两化融合”是一个信息化和工业化并进的长期过程,在“两化融合”过程中地方政府、应用企业和软件开发实施单位(包括科研院所和高等学校)等不同主体都需要发挥重要的作用,共同推进“两化融合”的进程。地方政府应进一步加强对“两化融合”工作的领导和经费支持力度,大力加强区域信息化公共服务平台的建设,加快区域信息化和“两化融合”的进程。同时鼓励应用企业积极探索面向“两化融合”的新应用模式、新服务方法、新产品和设备的开发,尤其是新的商业和研发模式的发展。要充分发挥软件企业在“两化融合”中的作用,实现“两化融合”进程与国产软件业的同步发展。政府应制定相关政策,鼓励企业应用国产软件,特别鼓励大型企业集团和行业使用国产软件。科研院所和高等学校的有关工业化、信息化的研究,要紧密结合“两化融合”的实际需求、产业化的需求。鼓励与企业联合申请国家各类科技计划的相关项目。鼓励建立主要由企业支持的产、学、研结合的联合实验室或工程研究中心。

       九是“两化融合”科技项目管理的透明化。建立统一的“两化融合”科技项目管理平台,集成和公开各类政府“两化融合”科技项目信息,实现政府“两化融合”科技项目管理的透明化。在项目立项前期,依靠广大科技人员选好题,把好关,避免重复研究、低水平研究。在项目实施中,加强项目管理,尽可能集思广益,高质量完成项目。在项目后期,开展项目研究成果的跟踪,对项目及参与人员进行中肯的评价。利用“两化融合”科技项目管理平台,集成所有科研项目,并依靠广大专家,就可以及时发现科研项目重复研究和开发的现象。充分发挥行业协会在“两化融合”中的协调和推动作用,防止“信息孤岛”和“诸侯经济”的蔓延。

      十是建立高效的“两化融合”人才培养体系。要保证“两化融合”的成功实施,人才是关键。必须要建立高效实用的“两化融合”的人才培养、人才引进、人才使用体系,建立起人才使用的创新机制,用好人才、留住人才,才能更好推进“两化融合”的发展。大力培养“两化融合”系统开发、咨询和实施人员。加强高校的“两化融合”人才培养。建议针对“两化融合”的实际需求,改革现有专业设置、课程和评价体系等,建立从高职到本科、硕士、博士培养的体系。

      十一是建立沈阳市“两化融合”技术发展路线图。需要建立沈阳市“两化融合”技术发展路线图,对沈阳市“两化融合”基础技术、前沿技术、先进适用技术等进行整理,对基础技术、前沿技术组织力量攻关,对先进适用技术则通过企业应用示范工程进行推广。结合国家“十二五”规划,推动定期发布政府和重点行业的“两化融合”技术路线图,加强前瞻性战略指导。建议设立专门的项目,建立一个“两化融合”技术路线图建设平台,鼓励沈阳市广大“两化融合”的参与者一起建立沈阳市“两化融合”技术发展路线图。

      十二是加强面向“两化融合”的标准规范建设。“两化融合”的软、硬件产品缺乏标准规范的管理和指导,就会导致市场的无序竞争,影响企业“两化融合”的实施效率和效益。建议充分重视标准化建设工作,建立相应的组织和机构负责制定和完善行业信息化的标准规范体系,制定和完善各重点工业行业信息化的标准规范体系。同时,建立和完善行业信息化标准和评价体系, 强化信息化测评工作,缓解行业信息化重复建设和冗余的问题,建立对大型制造企业的“两化融合”考核指标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