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首页 > 人才工作

以载体建设为抓手 推动人才与创新深度融合——沈阳人才工作成果综述之二

发布时间:2025-10-23 信息来源:沈阳发布

走进浑南科技城核心启动区,智慧之云、科学家工作坊等项目建设如火如荼,辽宁材料实验室已集聚301名科研人才,取得2项重要原创性研究成果……这些都是沈阳以载体建设为抓手,推动人才与创新深度融合的缩影。今年以来,沈阳持续升级创新创业载体矩阵,从重大平台到企业梯队,从柔性引智到品牌活动,为人才提供“施展才华、实现价值”的广阔舞台。


重大创新平台:

从“单点突破”到“集群发展”

沈阳锚定“一城三区多组团”核心区建设,加速推进重大创新载体落地。2025年,浑南科技城、沈北科教融合园等平台持续发力,超大型深部灾害物理模拟设施核心加载系统进入设备制造阶段,辽河实验室与沈鼓集团联合攻关世界首套定制化压缩机机器人高柔性生产线技术。在国家级平台建设上,沈阳持续突破,目前全市国家级创新平台达93个,总数达1724个。这些平台不仅成为人才集聚的“强磁场”,更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2025年上半年,仅辽宁材料实验室就通过技术攻关吸引一对高层次人才夫妻(一名B类人才、一名C类人才)从江苏来沈,为沈阳科技创新注入新动能。


科技企业梯队:

从“培育”到“壮大”的跃升

2025年,沈阳持续完善科技型企业梯次培育体系,通过政策扶持与精准服务,推动企业成为人才创新创业的“主阵地”。截至目前,全市科技型企业总数突破2.89万家,稳居全省第一,其中高新技术企业5902家、雏鹰瞪羚独角兽企业2861家。

为助力企业引才留才,沈阳推出“独角兽企业培育行动计划”“科技领军企业认定管理办法”等政策,2025年上半年联合税务、金融部门开展企业培训50余场,覆盖企业4000余家次。目前,沈阳已形成“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雏鹰瞪羚独角兽企业”的完整培育链条,不仅为人才提供了从创新到转化的全周期平台,更以壮大的企业梯队为支撑,推动全市科技创新与产业升级深度融合,以人才力量助力科技企业发展。



资料图片


柔性引智载体:

从“引才”到“引智”的深化

为了吸引更多的“外脑”助力发展,沈阳市以柔性引才平台充分释放“智力红利”,去年新建8家学会服务站、20家专家工作站,引入中国航空学会等5家全国学会、3家省级学会,21位专家进站开展技术攻关。

沈阳材料科学国家研究中心通过专家工作站与北京科技大学团队合作,在新型合金材料研发领域取得8项专利突破;多家企业依托海智工作站,吸引海外人才参与技术研发,推动29项成果转化。这些柔性引智载体不仅打破地域限制,更让人才智力与沈阳产业需求精准对接,为城市创新发展提供“智力支撑”。

聚天下英才而用之。2025东北亚(沈阳)人才交流大会暨“百智百企”沈阳行活动即将在10月26日举办,届时将发布8.2万余个优质岗位,覆盖人工智能、绿色能源、数字经济等前沿领域,以满满诚意邀请海内外英才共赴沈阳、共创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