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祝贺!沈阳151个项目获奖!

发布时间:2025-02-20 信息来源:沈阳发布
《辽宁省人民政府关于2023年度
辽宁省科学技术奖励的决定》
近日公布
共有301个项目
荣获2023年度辽宁省科学技术奖

沈阳市获奖项目达到151个
占全省获奖项目总数的50.2%
继续领跑全省

沈阳市获奖项目中,一等奖为36项,占全省一等奖项目总数的60%;二等奖为63项,占全省二等奖项目总数的55%;三等奖为50项,占全省三等奖项目总数的40%。省国际科技合作奖共2项,均为沈阳项目。


沈阳高校、院所、企业、医疗机构等创新主体牵头或参与完成的149项科技成果分别荣获2023年度辽宁省自然科学奖、技术发明奖和科学技术进步奖,与东北大学合作的澳大利亚加米奇教授,与沈阳工业大学、沈阳建筑大学、大连理工大学合作的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西悉尼大学基础设施工程与安全研究中心获得辽宁省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



哪些项目获奖?

取得了哪些新突破?


关键技术突破
赋能产业发展



此次沈阳获奖项目主要集中在新材料、先进制造、航空航天等战略性新兴领域,聚焦制约我市产业发展的核心技术难题,通过高水平科技成果的应用转化带动产业升级,充分彰显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创新的特点。


在侧重创新性科技成果推广应用的科学技术进步奖获奖项目中,沈鼓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的“大型风洞压缩机组关键技术研发及示范应用”等30个项目获一等奖,占全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总数(45项)的67%。


沈阳新松机器人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的“高端制造领域用新型工业机器人研发及产业化”项目研制的新型工业机器人已广泛应用在汽车、电子、新能源等高端领域,出口美国等10余个国家。


其中,210公斤大负载工业机器人成功应用于多家汽车制造头部企业的生产线,已取得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产学研用融合
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凸显



沈阳科技型企业科技创新的主动性不断强化,在自然科学奖、科学技术进步奖、技术发明奖这3个奖种共149项获奖项目中,企业参与84项,占比达到56.3%。


国有大型企业、民营企业与重点高校院所深度开展科技创新合作,企业在科技创新中的主体作用充分发挥,企业创新动力、创新活力和创新能力不断增强,科技型企业已经成为助推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力量。


东软医疗系统股份有限公司和东北大学等联合完成的“‘Angio-CT’一体化诊疗设备自主研制与生产”项目解决了我国Angio-CT产业发展的核心关键问题,打破了国际厂商的技术垄断,引领了国产Angio-CT领域的技术创新。


基础研究发力
创新策源能力逐步提升



基础研究作为全过程创新链的第一环,是打开整个创新链条的关键。


2023年度辽宁省科学技术奖自然科学奖授奖38项,我市获奖17项,均由重点高校院所主导完成,获奖项目注重原始创新和自主创新,是我市创新策源能力不断提升的重要体现。


东北大学的“高性能全光纤传感原理与方法研究”项目在光纤传感器原理与方法研究领域取得重大突破,相关科研成果处于国际领先水平,已在服务国家海洋强国战略和保障人民生命健康等领域开展了示范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