铸就大国重器 培育创新力量——沈鼓集团科协人才工作实践与展望
发布时间:2025-09-11 来源:沈阳市科学技术协会

    作为我国装备制造领域的"国家砝码",沈鼓集团自创立以来,始终肩负着为能源化工等国家重大工程提供核心装备的重任。在这家被誉为“大国重器”的企业背后,沈鼓集团科协通过构建完善的科技人才培养体系,为企业创新发展提供了强劲动力。

一、打造创新文化,激发人才活力

沈鼓集团科协始终秉持“以科技工作者为中心”的工作理念。五年来,通过持续深化“讲理想、比贡献”品牌活动,组织科技人员围绕企业单元技术、重大新产品、成果转化、标准化等相关工作开展项目研究超过1000项,持续激发科技人员的创新活力,形成了企业发展与人才成长的双赢格局。集团科协鼓励科技工作者参加创新方法工程师认证工作,积极向中国科协、省科协推荐创新方法培训讲师、评委。构建起系统化培育机制,通过引进创新方法专家为企业服务,邀请专家团队来企业培训,并推进创新方法在企业生产实践中应用,鼓励科技人员运用创新方法解决重大新产品、重大科研项目开发过程中的技术问题,科技人员的创新能力和解决关键技术难题的能力得到显著提升。2020年以来,已有5个项目斩获中国创新方法大赛奖项,70个项目获得辽宁省创新方法大赛奖项,展现出强劲的创新实力。


组织科技人员参加2023年辽宁省创新方法大赛


二、强化人才培育,夯实发展根基

集团科协强化对企业科技工作者的思想政治引领,将科学家精神融入人才培育日常工作,举办"自信自强、守正创新"“踔厉奋发、勇毅前行”等主题教育活动,并定期开展季度“爱岗敬业、最美工程师”评选和年度技术服务明星、优秀科技工作者、科技英才评选等活动,选树一批先进典型,讲好科技先锋故事,树立起一批既懂技术又懂市场的复合型人才标杆。

集团科协积极推进院士工作站、候鸟型人才工作站建设等科创平台建设,重点做好制度建设与工作规划。同时,发挥院士工作站、候鸟型人才工作站的资源优势,及时把企业的实际需求传递给院士、专家,抓实科研立项、难题攻关、新技术新产品研发等工作;跟踪落实产学研项目,定期调度项目运行情况,做好相关服务工作;举办培训班、邀请院士来集团讲学等多种形式,搭建科技交流平台,实现“院士专家资源—企业技术需求”的精准对接,推动科技人才成长。集团科协充分挖掘表现突出的科技人才,积极向上级科协推荐优秀人才,助力人才成长,累计培养出百余名获得市级以上荣誉的科技精英,其中包括国家卓越工程师、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等杰出人才。这些人才在企业技术创新和转型升级中发挥了关键作用。同时,积极组织科技工作者参加沈阳市自然科学学术成果评价、沈阳市学术年会论文征集、高层次人才参加国际性学术会议(技术交流)专项资助申请等工作,助力科技工作者学术交流与创新发展。


李依依院士进入沈鼓院士工作站签约仪式


程耿东院士进入沈鼓院士工作站签约仪式


三、提升人才服务,凝聚创新力量

五年来,沈鼓集团科协通过常态化的座谈会、调研会,及时了解科技工作者诉求,真心实意为科技工作者排忧解难,近年来企业科技人员离职率不超过千分之五。积极开展全国科技工作者日、全国科普日、科技大讲堂、科普基地参观、院士专家报告会等丰富多彩的科技活动,2020年以来累计吸引近3000人次参与。同时,组织科技骨干深入客户现场、参加国际展会,推动人才向“技术+市场”复合型转型,开拓科技工作者视野,及时了解国内外的市场需求和趋势,使科技人员转变为“既会低头走路,又会抬头看路”的新型科技人才。


2025年院士专家辽宁行高端智库调研座谈会


面向未来,沈鼓集团科协将进一步完善创新平台建设,加强高端人才培养,优化人才服务体系,深化产学研合作。通过持续优化科技人才成长环境,打造更具活力的创新生态,为把沈鼓集团建设成为世界一流企业和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提供坚实的人才支撑和创新保障。

(沈鼓集团科协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