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欧盟经济开发区科协自成立以来,紧紧围绕省、市科协工作部署,积极发挥桥梁纽带和平台支撑作用,持续推动科技与经济深度融合,助力园区产业升级与创新发展。
一、立足产业基础,高标准成立园区科协
沈阳-欧盟经济开发区于2006年5月经商务部和辽宁省政府批准设立省级经济开发区。园区借鉴欧洲先进的汽车产业发展经验,重点引进汽车及零部件生产企业,已成为区域内华晨宝马、上海通用、华晨金杯等整车厂商的零部件配套中心,并凭借现代化物流、人力资源和本市汽车产业基础等方面优势,逐步发展成为继中国三大汽车产业基地之后的中国北方又一新兴的大规模汽车整车及零部件生产中心,对推动沈阳乃至东北地区的经济增长和汽车产业生态完善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根据省、市关于园区成立科协组织要求,开发区党工委深入实施“科技创新、驱动开发区高质量发展”战略,沈阳-欧盟经济开发区科协于2021年5月18日应运而生,并选举产生第一届委员会。根据《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章程》,园区科协明确了工作目标,全面服务开发区科技创新与人才成长。园区科协的成立,为进一步提升劳动者素质、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推动科技事业进步和区域经济健康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二、五年深耕,系统推进科协工作显成效
1.夯实组织基础,打造科技服务先锋队伍
园区科协高度重视组织建设与人才集聚,积极优化人员结构,不断拓展战略视野、创新思维模式、提升科学素养与执行力。园区科协系统梳理区内81家高新技术企业,深入开展走访调研与宣传动员,广泛吸纳来自各行业的兼职人员与科技志愿者。目前,已有近20家企业的青年技术人员有意愿加入,借助科协平台提升专业技能、学习新知识,更好地服务企业与社会。以此为基础,园区科协组织、引导科技志愿者围绕区域发展、行业进步与创新发展相关重大项目和关键议题,开展决策咨询与建言献策,服务党和政府科学决策。
2.助力科技创新,服务企业提质增效
园区科协积极配合开发区科技创新部门,对74平方公里范围内的科技型中小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开展全面梳理,即时实施企业走访调研,建好企业联通平台,扎实开展科技信息化建设,助力企业实现良性发展。协助沈阳法雷奥车灯有限公司建成东北和华北地区最大的车灯行业国家实验室,并助力市场应用推广。在扶持科技型中小企业方面,携手大东区“老科协”为园区内民营企业提供强大人才、技术与资金等多维度支持。
3.推动产学研融合,搭建协同创新桥梁
为校企院企技术创新成果“撮合”更多应用场景。对接沈阳大学、辽宁大学等高校,深入了解科技研发团队、科技人才与成果转化方向,积极搭建科技创新平台,推动建立大学企业科技联盟。积极帮助企业参与“揭榜挂帅”“高新技术项目路演”以及省市级“创新创业大赛”等多项活动,有效提升企业自主研发和科技创新能力。同时,携手上海车创科技园共同推进“园区双创园项目”申报与建设。
4.开展特色活动,营造尊重人才崇尚创新的社会氛围
园区科协充分利用科普宣传月、科技活动周、“全国科技工作者日”、全国科普日等重要节点,联合科协成员单位、生产企业及园中园,广泛开展科普宣传、科普基地参观、行业新技术专题研讨与高新技术政策咨询服务等活动,全面提升公众科学素养。积极协办并参与市盛菁汇路演大东专场,科技活动周等市区级科协活动,深化与市区科协“科技工作者之家”的合作共建,引导社会进一步形成尊重知识、崇尚创新、关爱人才的良好风尚。
三、擘画蓝图启新程,锚定高质量发展新航向
五年来,沈阳-欧盟经济开发区科协在服务科技工作者、促进创新驱动、深化产学研合作、开展科学普及等方面取得了扎实成效。未来,园区科协将继续紧紧围绕开发区中心任务,不断拓展服务领域、创新工作机制,推动开发区在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迈出更加坚实的步伐。
(沈阳-欧盟经济开发区科协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