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科协聚焦主导产业、特色产业、战略新兴产业 以项目为纽带布局引进院士工作站、学会服务站
按引才用才成效,给予院士工作站5年最高300万元经费支持;对国家级和省级科技服务团、学会来沈开展服务站建设的,给予连续5年、每年最高30万元经费支持;给予专家工作站和海智工作站最长3年、每年最高10万元经费支持……为将2024版“兴沈英才计划”相关人才政策早日落到实处、见到实效,沈阳市科学技术协会抢抓一个“早”字,以扎实行动推动人才政策落实落地。
今年春节过后,市科协领导班子连续拜访沈阳市5名新晋两院院士,听取院士的科技创新需求,征求院士对沈阳市科技创新工作的建议,详细介绍沈阳市人才政策。围绕支持院士推进科技创新,沈阳市打出人才政策“组合拳”,市科协在院士工作站、高水平人才学术交流活动、国际学术交流和国际科技组织活动、科普活动、评奖支持等多个层面给予院士全方位保障和支持。
市科协紧锣密鼓调研高校院所和科技型企业等创新主体,推动创新主体加大力度开展科技创新、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市科协副主席鞠楠介绍,市科协通过开展院士工作站、专家工作站、学会服务站和海智工作站创建,聚焦沈阳市主导产业、特色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以创新主体需求为导向,以项目合作为纽带,建立健全长效合作机制,引导院士、海内外专家、国家及省级学会和海内外创新资源向创新主体集聚。
布局引进国家级和省级科技团队、学会来沈建立学会服务站,是市科协落实2024版“兴沈英才计划”的重要举措。市科协积极与中国航空学会对接,畅通沈阳航远航空技术有限公司与中国航空学会合作渠道,推动双方围绕航空应急救援、航空智能制造装备与生产线开发开展项目合作。在市科协持续推动下,该公司与中国航空学会共建学会服务站,并承办由中国航空学会主办的中国空天智造大会暨沈阳航空产业大会。此次大会将探讨先进航空智能制造技术的最新发展和应用,以促进技术创新、推动产业发展、加强产学研合作、培养人才队伍和探索市场机遇,为航空智能制造产业的升级和发展提供支持。
市科协全新修订2024版“兴沈英才计划”相关人才政策配套实施细则,为创新主体和科研人员如何享受政策红利指明路径,并通过多种渠道宣传推介《关于推进沈阳市院士(专家)工作站及学会服务站建设的实施方案》等6个配套实施细则。
鞠楠表示,市科协积极落实“兴沈英才计划”,立足“四服务”职能定位,在服务创新主体攻克关键核心技术、服务科技人才成长、服务成果转化落地等方面持续发力,搭建产才融合平台、学术交流平台,为新时代人才强市建设提供人才智力支撑。
沈阳日报、沈报全媒体
记者 岳雨 实习生 尹艺